一、新基建定義
新基建指的是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新基建是政策最優解,兼顧保增長和調結構。在出口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通過新基建實現“穩增長”,并帶來更強的外部效應,更契合調結構的發展方向,且不會導致產能過剩和房價回升。
二、充電樁市場潛力巨大
在歐洲各個國家相繼出臺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包括特斯拉的全球銷售不斷超預期的階段,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確定性比較高的產業發展的方向。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配套措施,充電樁的保有量目前仍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2019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的保有量約51.3萬根,相比新能源汽車約 381萬輛的保有量仍有較大缺口。目前車樁比約為 6:1,按照發改委和交通部的規劃,充電樁目前仍存在200萬根左右的缺口,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相比,差距明顯。
2020年預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50萬輛,充電樁保有量預計上漲至180萬根,充電樁設備建設投資預計達53萬億元,充電運營市場規模超過50萬億元,整體市場超百億元。充電樁建設的大規模重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持續快速發展。
三、財政對于推動充電樁市場發展的政策支持
國家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0]6號),正式開啟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清單審核工作。
地方政策重心從“補車”轉向到“補樁”,充電樁行業有望持續景氣?!缎履茉雌嚠a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再次強調要加快建成適度超前 充電網絡,并明確提出要提升充電設施服務水平、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全國多地已經公布了新能源充電設施獎補政策。獎勵補貼政策降低了運營商采購充電設備帶來的成本,將帶動公用樁的安裝。
四、充電樁盈利模式
現階段,充電服務費依然是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2014年國務院在《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充電設施經營企業可向電動汽車用戶收取電費和充電服務費”,明確了收取充電服務費作為充電樁運營商的盈利來源之一。不過,為了降低車主的用車成本,《指導意見》也指出,“2020 年前,對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充電服務費在短期內受到國家管控。 此后,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各自的充電服務費價格指導政策,許多地區的收費標 準區分電動公交車和乘用車,其中乘用車的充電服務費標準普遍在0.6元/kwh-1.5 元/kwh的區間內浮動,公交服務費標準則在0.4元/kwh-1.3 元/kwh區間內。
表1、國內充電服務費收費標準
表2、充電服務費測算
五、充電樁分類及盈虧測算
充電樁共有交流和直流兩種類型,交流樁多用于私人領域,直流充電樁多用于公共樁領域。從銷售價格看,直流樁價格在4-6萬元不等,交流樁價格在1-2萬元不等。
交流充電樁需要借助車載充電機來充電,直流快速充電樁不需要這個設備,它是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與交流電網連接,可以為非車載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提供直流電源的供電裝置。
二者在充電速度上差別較大,一輛純電動汽車(普通電池容量)完全放電后通過交流充電樁充滿需要8個小時,而通過直流快速充電樁僅需要2到3小時。
表3、各類型充電樁盈虧平衡點測算
表4、僅收取充電服務費的充電樁投資回報率
僅依靠充電服務費,分散式公共充電樁很難實現盈利。應當注意的是,以上 的數據是按照未加杠桿的方式計算的,若加入杠桿,收益率將會提高。同時,充電樁可以無人值守,人工成本較低。
從上面的分析及計算可以看出來,充電服務費可以給管理運營企業提供穩定 的現金流,是企業維持經營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重點推廣城市 的部分人群密集的場所建立的充電樁,如北京的金融街購物中心地下停車場、上 海八萬人體育場等地,充電樁的使用率已經達到了上面假設的每天平均 3 小時。 未來,隨著充電標準推進和充電服務平臺的進一步完善,充電服務費將成為可靠 的收入來源之一,但是僅僅依靠充電服務費,分散式充電樁很難實現盈利。
六、公交車充電樁投資回報率測算
公交車、環衛車充電樁情況則有所不同,由于該 類充電設施使用時間集中,利用率高,充電量大,收取充電服務費可以獲得較可 觀的利潤。
表5、公交車充電樁投資回報
七、充電樁多重盈利模式
表6、充電樁多重盈利模式
2019年10月14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泛在電力物聯網白皮書2019》,提 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 2021 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第二個階段,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2020年發布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之后,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首次表態,電力物聯網仍然是主角。 白皮書中提到,“目前,我國電動汽車保
有量已突破360萬輛,占全球比重超過 50%,居民區建樁、充電需求日益增加,我們依托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創造性地提出了智能有序充電的解決方案?!眹译娋W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劉繼東透露, 經過試點驗證,80%的電動汽車充電量被優化調整到負荷低谷時段,用戶充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按照計劃,到2021年將推廣居住區智能有序充電樁3萬個。
表7、電動車保有量與公用充電樁數量對比
現階段,充電樁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在于收取充電服務費。從微觀單樁的盈利能力來看,以30kWh的快充樁為例,假設單樁設備的成本為 3萬元,建樁總成本為4萬元,設折舊年限為5年,則單樁若要在5年折舊期內實 現盈虧平衡,每年需實現充電服務費收入8000元。根據各地的充電服務費指導價,假設充電服務費為0.6元/kW,則單樁只要每天實際充電1.3小時,即利用率為 5.3%,可在5年內回收建樁成本,5年后扣除維護費等日常支出,即可成為企 業的凈收入來源。
版權所有: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寧ICP備19000563號-1號 電話:0951-5617396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團結路北正豐金城廣場D棟3-4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