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秉持開放胸懷,加強合作共贏,吸引各方主體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共同探索各種所有制經濟深度合作的途徑和辦法,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是各地區深化綜合改革的重要環節。
對比總結上海、深圳、杭州、西安和青島、沈陽等地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方案,在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各地區均高度重視央地合作,著力推進與中央企業在產業整合、轉型升級、股權投資等多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發展。均高度重視加強在重大項目和資本基金方面的合作,以投資促招商、促重大項目落地。均高度重視域內各級國資之間的多級聯動,在“一盤棋”統籌運作方面建立更加緊密有效的聯動機制,有力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 ?/span>
積極對接央企加強央地共進
開放合作,首推央地合作。
目前在國資委監管的96家央企中,總部設在北京的70家,上海6家,武漢、雄安和香港各3家,廣州、深圳各2家,澳門、成都、哈爾濱、長春、大連、鞍山、齊齊哈爾各1家。
梳理各試點省市的央地合作內容,要點有四,一是積極吸引央企總部、區域性功能性總部或重要子公司等載體落戶當地;二是加強全方位產業、項目、基建合作;三是推進股權、基金等資本層面的股權合作;四是加強全方位服務央企功能。
例如,上海提出要重點發揮上海區位優勢和人才優勢,積極爭取中央企業及其重要子企業或中央企業重大項目落戶上海,吸引中央企業參與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地方國企與央企合資合作、共建共贏。同時,全面落實國務院國資委與上海市政府共同推進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央地聯動和上下協同的部市合作常態化運行機制,主動承接國家相關改革政策在滬試點。
2021年9月25日,由中國西電集團、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等重組而成的千億級電力裝備新央企——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
隨著中國電氣裝備集團落戶上海,目前央企總部落戶上海的新增至6家,包括中國寶武集團、東方航空、中國商飛、中海集團、交通銀行、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此外,2019年中船工業、中船重工“兩船”合并中國船舶集團后,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設立了“雙總部”,但重心相對放在北京。
深圳積極爭取中央企業及重要子企業遷入深圳或在深圳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推進中央企業與深圳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培育、資源共享、軍民融合、市場拓展等領域深度合作,爭取國家重大產業基金、科技項目、創新載體等落戶深圳,推動深圳在服務“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建設中發揮骨干作用。
截至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除北京、雄安、上海之外,央企總部又一個集聚地,合計已經集聚了8家央企總部。包括香港的招商局、華潤、港中旅三家副部級央企總部;廣州有南方電網、南方航空2家副部級央企;深圳的華僑城、中廣核以及澳門的南光集團等3家正局級單位。
浙江方面,除積極爭取中央企業及其重要子企業在浙江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推進中央企業與浙江國有企業深度合作外,還提出在國務院國資委支持指導下,省市國資委加快建立央地合作聯動機制,主動加大對中央企業服務力度。積極支持中央企業在杭州區域內加強投資合作,支持中央企業作為優秀戰略投資者參與省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央地互補協作、共同發展。杭州市要研究完蓋資源要麥區域共享政策落實同城待遇為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在杭投資、創新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西安在央地合作方面歷史積淀豐富,重點立足存量,發揮中國航天、航空工業、兵器集團等在陜央企龍頭作用,大力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同時,推動中央企業及重要子企業投資西安、項目落地西安,推動中央企業在西安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和研發中心。
沈陽重點推動駐遼央企優化國有資本布局,通過項目投資、優化重組、共建產業園區等方式,在重大基礎設施、重點支柱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軍民融合等領域與遼寧深度合作。服務石化等行業駐遼央企優化整合和轉型升級,支持長興島-遼東灣精細化工產業帶建設,推進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分公司在遼寧注冊子公司。鼓勵地方國有企業通過參股駐遼央企新投資項目等方式暢通與中央企業合資合作渠道。支持中央企業圍繞氡能源、燃氣輪機等共建產業園區,孵化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沈陽航空產業集團與沈飛、黎明等企業圍繞航空產業深度合作。推進鞍鋼重組本鋼并實施本鋼集團混改,進一步整合省內鋼鐵企業,推動港口資源深度融合,推進沈鼓集團引入央企等戰略投資者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
作為東北第一大城市,沈陽目前還沒有央企總部落地,但沈陽在對接央企方面,有一個特色舉措,就是“央企飛地”。將太平灣合作創新區打造為國資央企合作經濟飛地。推動更多中央企業產業板塊基地、功能性總部,以及重大產業項目、基金、科技創新項目落戶太平灣,創新管理體制,強化資源保障,加大中央企業在遼寧產業布局力度。
武漢綜改方案盡管尚未正式批復,但武漢在對接和服務央企方面雄心勃勃,提出要力爭成為“央企總部第二城”的壯志。明確央地項目服務清單,落實五個一項目服務機制,包括:明確一名責任領導,組建一個工作專班,制定一個工作方案,建立一套工作臺賬,形成一套考核機制,簽約項目包保包辦。同時,武漢方面將與央企合作納入十四五規劃,成立省央企合作領導小組,搭建合作工作信息交流平臺,積極推動央企及重要子企業在武漢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國家級研發平臺,共同參與基礎設施、城際快速通道、區域產業布局等重大項目建設。
2021年9月26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總部搬遷武漢大會在武漢召開,標志著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總部從北京搬遷到湖北武漢。2018年7月,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通信),與在北京的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聯合組建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總部也設在了武漢。包括此前的東風汽車,武漢合計擁有3家央企總部。
積極開展基金化投資與重大產業項目合作
以資本為紐帶,通過設立基金方式,加強開放合作,成為各地綜改的一個亮點。
例如,杭州方案提出:2021年,杭州市組建產業投資公司并設立千億元規模的產業投資母基金,加強國有企業與社會資本合作。浙江省國資委支持各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走出去”發展等基金,打造區域聯動發展基金群,共建省域國資產業基金生態圈。西安設立陜西西安區域綜合改革試驗基金,為重點項目落地提供支持。
2021年5月26日,在國務院國資委直接領導下,由中國國新聯合有關地方國資委共同發起設立的綜合改革試驗基金群在中國國新總部舉行簽約儀式。
綜改基金群總規模700億元人民幣,首期規模350億元,首批將在上海、深圳、沈陽、杭州、西安、青島六個綜改試驗區設立子基金,旨在通過基金投資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引導更多國有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強化激勵約束、激發動力活力,著力打造若干區域性國企改革創新標桿,逐步形成示范帶動、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輻射效應。
在重大項目合作方面,上海提出:加強產業鏈開放合作,鼓勵市屬國企與其他省市國企進行產業鏈價值鏈重組。完善面向全球的生產服務和資源利用網絡,提高產業鏈安全水平和國際國內競爭力。利用金融手段服務產業鏈企業,打造產業鏈現代服務體系。浙江提出:支持省市國有企業主動謀劃一批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帶動性的產業平臺項目和精準合作項目,以市場化方式加強與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合作,服務促進區域內產業集群提升發展。
加快落實國資一盤棋多級聯動
各地突出強調國資監管、運作“一盤棋”理念,凝聚全系統之力,著力推動實現機構職能上下貫通、法規制度協同一致、行權履職規范統一、改革發展統籌有序、黨的領導堅強有力、系統合力明顯增強。
例如,浙江以浙江杭州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為契機,加強與國務院國資委的工作對接,建立政策、監管、項目等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同時,積極發揮省市區三級國資國企不同特點和優勢,重點在產業園區建設運營、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產業培育等領域加強合作,推動人才、資金、土地、項目、政策等資源有效配置。
加強省市縣三級國資橫向資源整合、縱向合作聯動。支持具備條件的省屬企業整合各設區市優質資源,推進共同上市,打造行業頭部企業。支持優勢企業牽頭搭建一批省內國資合作平臺和產業聯盟,搭建共性技術研發、技術聯合攻關、科技成果轉移、產業聯合創新等平臺,推進產業和創新深度合作。靈活運用聯合開發、品牌授權、管理輸出、交叉持股等方式,探索省市縣區域一體化共投共建共贏合作新模式。
版權所有: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寧ICP備19000563號-1號 電話:0951-5617396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團結路北正豐金城廣場D棟3-4層